孟嘗君擔任齊國軍隊主將並率領著韓國、魏國三國的軍隊攻打楚國(周赧王十二年,西元前303年,齊、韓、魏三國以楚國違背合約為借口,合兵攻打楚國),又與韓國、魏國攻打秦國(周赧王十七年, 西元298年,孟嘗君從秦國逃回齊國,心裡怨恨著秦國,因此聯合韓、魏攻打秦國)並向西周提出軍隊和糧食的援助。為西周擔任說客的韓慶對孟嘗君說:「您帶領著齊國的軍隊為韓、魏攻打楚國,九年之內,攻佔了宛、葉以北的土地來壯大韓、魏,現在又攻打秦國來增強韓、魏的力量。韓、魏南方沒有楚國的憂患,西方沒有秦國的憂患,而且土地擴大並受到人們尊重,齊國必定會受到人們的輕視。世上萬事萬物的發展,開始和結束是相繼發生的,衰落和興起是按一定的時間進行的,我私底下為您感到憂慮。您不如讓我們(西周)私底下聯合秦國,而您不要進攻並擺出兵源充足、糧食無缺的姿態出來。您率領軍隊到函谷關而不進攻,讓西周帶來對秦王說明您內心的想法:『孟嘗君一定要攻破秦國來壯大韓、魏,之所以才要進軍,是想讓秦王命令楚懷王割讓楚國東方的土地給齊國。』秦王釋放楚懷王來講和,您讓我們(西周)以此件事來使秦國受到恩惠,秦國為了不被攻打,必定以楚國東方的土地來免除自身的禍患,必定會這樣做的。楚懷王被釋放,必會感激齊國的,齊國得到楚國東方的土地而變得強大,而薛地(孟嘗君的封地)則世世代代沒有憂患了。秦國的實力沒有受到太大的影響,而且緊臨三晉(趙、魏、韓),三晉必定會重視齊國的。」孟嘗君說:「好。」因此命令韓慶到秦國執行這個計畫,而使三國(齊、韓、魏)不攻打秦國,也沒有向西周要求軍隊與糧食。

原文:

薛公以齊為韓、魏攻楚,又與韓、魏攻秦,而藉兵乞食於西周。韓慶為西周謂薛公曰:「君以齊為韓、魏攻楚,九年而取宛、葉以北以強韓、魏,今又攻秦以益之。 韓、魏南無楚憂,西無秦患,則地廣而益重,齊必輕矣。夫本末更盛,虛實有時,竊為君危之。君不如令弊邑陰合於秦而君無攻,又無藉兵乞食。君臨函谷而無攻, 令弊邑以君之情謂秦王曰:『薛公必破秦以張韓、魏,所以進兵者,欲王令楚割東國以與齊也。』秦王出楚王以為和。君令弊邑以此忠秦,秦得無破,而以楚之東國 自免也,必欲之。楚王出,必得齊。齊得東國而益強,而薛世世無患。秦不大弱,而處之三晉之西,三晉必重齊。」薛公曰:「善。」因令韓慶入秦,而使三國無攻 秦,而使不藉兵乞食於西周。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    創作者介紹
    創作者 souts 的頭像
    souts

    記憶所及之處

    souts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