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左傳》僖公十三年:「秦於是輸粟於晉,自雍(今陝西鳳翔南近渭水)及絳(今山西侯馬西,傍汾河)相繼。命之曰『汎舟之役』」。

在姬詭諸(晉獻公)統治晉國時期,寵幸驪姬,而後驪姬希望姬詭諸立她的親生兒子姬奚齊為太子,但太子姬申生與他兩個弟弟姬重耳和姬夷吾素有賢行,恐怕提出另立太子之議,會被否決,驪姬之亂(西元前657年至西元前651年)於是暴發,驪姬陷害太子姬申生,讓姬詭諸誤以為姬申生要毒害他,姬申生為了盡孝,於是自縊於曲沃。

為了姬奚齊可安穩的坐上太子之位,驪姬接著也陷害姬申生的弟弟姬重耳和姬夷吾,姬夷吾後來逃出晉國,到梁國避難。西元前651年,姬詭諸去世後,姬奚齊即位,後被里克所殺,驪姬也死於里克之手,隨後里克派人前往梁國迎立姬夷吾回國即位,但姬夷吾聽了呂省的警告後,懷疑回國後,里克將會對他不利,因此請求秦國派兵保護,以順利回國即位,並保證會割讓河西五座城池給秦國,做為護送的報酬。姬夷吾(晉惠公)即位後,後悔之前對秦國所做出的承諾,派出使者對秦國國君嬴任好(秦穆公)說:「始夷吾以河西地許君,今幸得入立。大臣曰:『地者先君之地,君亡在外,何以得擅許秦者?』寡人爭之弗能得,故謝秦。」意思是「之前承諾過有要將河西的土地割讓給秦國,而我今天有幸能夠即位晉國國君也是因為您的幫助。但要將土地割讓給秦國時,大臣們都說:『土地是之前世世代代的國君所打下來,您之前流浪在外時,還不是晉國的國君,怎麼可以擅自主意割讓土地給秦國呢?』我與大臣們爭論許久還是不能,只好口頭上感謝秦國了。」秦國出人出力,結果連湯也沒喝到。

公元前647年,晉國發生饑荒,姬夷吾本來想到其他的國家去買些糧食,但又一想,只有秦國和自己的國家臨近(國都與國都之間,不是指國土),秦晉又是婚姻之國,只是前面自己違背諾言沒有把河西五城給秦國,心中慚愧,不好意思開這個口。郤芮知道姬夷吾的心事,就對姬夷吾說:「我們並沒有違背自己的諾言,沒有說不給他們五城,只是說緩一緩給他罷了。這次我們向秦國買糧食,假若秦國不把糧食賣給我們,那就是秦國先斷絕和我們的友好關係,我們不給他的五城也就順理成章了。」姬夷吾一聽,連忙說:「你說的很有道理,是這樣的。」於是,就派遣大夫慶鄭帶著寶玉等物品到秦國,向秦國買糧食。

有人通告了嬴任好,說晉國要向秦國買糧食的事。嬴任好就召集大臣們商議要不要將糧食賣給晉國。在朝堂上,嬴任好對公孫枝詢問是接受晉國的提議,公孫枝說:「我們對晉國施恩,本來就沒想過要回報,不回報我們也沒損失什麼,他們知恩不報,過在他們,我們還是應該賣糧給他們。」嬴任好聽完公孫枝的回答後,又詢問百里奚的意見,百里奚說:「天災流行,哪一個國家沒有遇到,救災恤民,是人之常理。順理而行,對秦國有損失嗎?再說,他們不知恩圖報,使他們的不是,是他們理虧。他們這樣做事情,他們的百姓也會憎恨他們的君侯的,萬一有一天,兩國有了什麼矛盾,他們的百姓怎麼可能與我為敵?君侯啊,您一定要把糧食賣給晉國。」丕豹(邳鄭之子,邳鄭死於姬夷吾鎮壓國內反勢力的行動中)卻認為:「晉君無道,這是天賜良機,我們正好藉機滅晉,機不可失。」是啊!現在晉國正是虛弱的時候,況且之前晉國背信在先,出兵攻佔河西五城也是合理的,嬴任好聽了許多大臣的分析,只說了一句話,就此拍板定案,《左傳》僖公十三年:「…,秦伯曰,其君是惡,其民何罪,…」與秦國結怨的只有姬夷吾一個人而已,與晉國的百姓何干,讓他們受到如此的災難。

秦國於是運送糧食至晉國,從秦國國都雍城用龐大的船隊經過滑河、黃河、汾河運送幾千噸糧食到晉國都城絳城,而此次義舉稱之為「汎舟之役」。

在2011年3月11日,日本發生史上第四大,芮氏規模9.0的地震,在聽聞如此慘重的災情後,看到有些人扯到釣魚台等政治議題,還有很多講一句都嫌多的風涼話,看看近三千年前所發生的事與現在相比,可以知道人類科技與知識完全無法相比,連心也一樣。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    創作者介紹
    創作者 souts 的頭像
    souts

    記憶所及之處

    souts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